2024年9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北京开幕,来自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参会人员就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保护、运用、国际合作等展开交流。据了解,本届年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11个分论坛,超过20场同期活动,以多元化形式展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年会主旨演讲环节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监事、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发表了主题演讲。宋柳平在演讲中探讨了我国通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协同建设为完善世界知识产权规则做出更大贡献的可行路径,并总结了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开放创新的三方面重点工作。

以下为演讲实录:

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性化问题,所以一定要从全球视野来审视知识产权生态建设。知识产权生态建设围绕着两大核心支柱展开。第一个支柱是私权,即围绕市场价值来构建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这是私权唯一的、最重要的核心,也是世界范围内私权参与知识产权生态建设的共同目标。第二个支柱是公权力,其核心是公权力对于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推动权利人其从市场中获得经济利益和价值,促进私权围绕市场目标构建起发展能力,以形成良性的知识产权市场生态循环。

协同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为世界规则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权力对私权的合理有效的保护,实际上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核心。从世界各国来看,知识产权中公权力的审理、判决和裁定裁决,构成了世界规则的组成部分。中国当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全球第二,制造业GDP则高居世界第一。中国有能力,也应该在知识产权审理、判决和裁定裁决领域做出属于中国的更大贡献。

在知识产权治理方面,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最具特色之处是在行政管理上从国家到省、市、县均设立了不同层级的、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这些部门经由法律授权来进行开展行政裁定裁决和行政调解。若将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协同起来,形成高效、快速的纠纷解决能力,我国将能够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之一。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德国的曼海姆地区法院、英国高等法院等世界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中心的实践经验来看,重要中心所作出的裁定裁决和判决已经构成了世界知识产权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未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部门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裁决,也将能够为世界知识产权规则的建设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开放创新

在知识产权私权方面,推动知识产权生态建设完善,应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开放创新。具体而言,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聚焦构成高价值专利包,促进创新,聚焦高价值技术。专利价值是转化运用的基础,历经市场检验、最终被市场普遍认可的高价值专利技术,才可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后端的专利市场化转化运用,首先是指创新获得和产业贡献、专利实施规模相匹配的回报。这对前端的申请和专利包构建的价值提出了要求,进而对前端创新和相应投入提出了要求。为此,创新工作必须聚焦高价值技术,而高价值创新的技术往往需要持续的海量投入和厚积薄发。也只有通过加强后端的专利市场化转化运用,才能倒逼前端的专利申请环节去聚焦高价值专利,从而进一步地倒逼前端研发去聚焦高价值技术。

第二,加强市场化专利转化运用,促使产业普遍达成许可,促进创新成果有序共享和开放创新,形成创新合力,最终将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化世界的建设无法依靠少数几家公司完成,这样巨大规模的创新一定是开放式的创新,需要全产业、全行业的产业参与者共同的投入,并且充分地共享创新成果。专利保护在这样的共享中,不仅仅是单纯地赋予创新者排他的实施权,还要通过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促使行业就主要专利包普遍达成许可,使技术在整个行业充分地共享和实施,使创新者获得合理回报以进行持续创新,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行业参与者对主流标准等高价值技术加强投入,形成更大的合力,将产业做大、做强。

第三,加强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需要全体产业的参与者和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的积极参与,构建公平合理的产业创新规则。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是产业大范围协同创新和共享成果的要求,这需要所有产业的参与者的共同参与。产业参与者通过充分沟通,达成专利的合理许可和转化运用,澄清和明确相互的商业关系,使创新获得合理回报,使技术获得普及应用,最终实现合理分工和共享,实现开放、合作和有序竞争的行业秩序。在这样的沟通中,如果两家公司的专利包和转化运用的情况比较复杂,通常采取双边协议的许可方式。如果需要达成专利转化运用的多边许可协议,则需借助专业的第三方专利运营机构来完成。许可过程中,合理的费率至关重要。专利费过低,将没有人愿意去创新;专利费过高,新技术很难普及。我们坚信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合理许可,反对过低和过高的专利费。

我们相信合理的专利费是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广泛的、市场化的专利转化运用将有助于构建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行业、有利于创新的公平合理的产业创新规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