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佛江珠高速的官华路口驾车往东,不久之后就会进入佛山发展最早的工业园区之一——松夏工业园。这里亦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的腹地,历经近20年的发展,已集聚起一大批模具、五金、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制造业企业。

但拿着旧钥匙,打不开新大门。数智化风口下,这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也在朝着“智造”的方向升级。

就在今年5月,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内,创信智造园动工打桩,将打造集制造研发、生产生活配套、综合智慧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9月28日,由广东省、南海区两级国资共同建设的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在此开工,占地面积约205亩,总投资超30亿元。

从产业规划和配套资源来看,两个园区都将践行平台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

尤其是作为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一号招商”项目的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从一出生就站在了高起点。双国资背景让其有着更强的链接资源能力,导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优质项目和人才、技术,“科技+金融”“基金+基地”双轮驱动的模式则将提升园区的赋能能力,推动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原创技术落地南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动工当天,作为其重要金融支撑平台的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正式启动。受访对象供图)

而如果把坐标放大,还会发现这一园区邻近南海大学城、佛山“双十”园区之一的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等,将在南海园内形成一条人才、科技、产业、资金相互流通的发展通道,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一片区的集聚。

当前,佛山市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佛山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的四大战略定位,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到来无疑将是其中重要一子。

一次平台助力科技创新的探索

五年前,一条“中国制造2025生产示范线”亮相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成为此后外界关注珠三角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一扇窗口。

它的原型是由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佛智院”)、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领衔,为小熊电器量身定制的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全长36米,引进了17台机器人,每12秒就能下线一台绞肉机,生产效率提高了40%。

这次亮相,集中展示了国内智能制造在装备、软件、系统本土化上取得的技术突破,也代表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龙头城市佛山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成为科技创新赋能制造升级的经典案例。

随后,佛山进入新一轮大平台大载体的建设高潮,佛山国家高新区、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一区一园一城”加速建设,着力构筑科技创新高地。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亦将成为其中一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除了瞄准汽车电子、精密减速器、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开展招商引资之外,当天,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产业园签约,共同在产业园内打造广东省科学院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前者是广东省科学院与佛山市政府共同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已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余个。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引入更多国际人才,在科技服务、成果孵化、资本对接方面,促成服务科学家与链接企业家的有效整合,全链条推动知识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肖仁俊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推动项目加速和产业化阶段的集聚发展,服务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高地建设。

(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携手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共同在产业园内打造广东省科学院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受访对象供图)

作为样板工程,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将通过全周期服务、基金+基地模式助力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

据粤海置业介绍,项目规划建设独栋厂房、多层H型工业大厦、多层一字型工业大厦等多种产品,可满足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业空间需求。比如,其多层H型工业大厦,可以分层、分单元灵活拼接,适于小微生产企业发展布局;独栋产品则可满足中小企业对形象及生产空间的双重需求。

此外,园区还将沿用“基金+基地”模式,打造“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方面,将联合中科院旗下北京国科金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中科未来科技创新基地”,借力“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发展咨询+科技产业链运营”优势,通过定期举办未来科技成果展览、建立专业科创服务体系,加快硬科技导入,牵引链主企业落地。

另一方面,产业园还将联合投资机构,围绕园区建立首期1.5亿元的主题产业基金,紧抓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契机,推动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原创技术落地南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基金+基地”的模式已经在全国多地得到验证。仅北京国科金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就已经按照这一模式在全国成功运营超100个园区,金融活水激发产业园的创新活力。

就在产业园动工当天,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正式启动,将为佛山稳经济、促就业、助创业、保发展蓄能。

“科技和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两个翅膀,产业园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企业,未来是可以实现展翅高飞的。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经济血脉的金融力量不可或缺。”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介绍,南海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78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5800亿元,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经济的活水。另外,投资界已经高度关注南海发展,目前在南海组建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1800亿,这也为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及招商打下了非常良好的经济基础。

一场多赢的合作

如果说个性化厂房和金融服务是为了赋能园区内企业,那么双国资背景和龙头企业专属地块的划分,则打开了园区助力南海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想象空间。

王勇认为,“这是一次天时和地利的结合、资源和实业的结合、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集群和标杆的结合、实力和勇气的结合、政府和市场的结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由广东省属国企粤海置业投资(国际)有限公司(简称“粤海置业”)与南海区属国企广东南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广东粤海富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粤海置业和南海产业集团合作在珠江西岸布局的首个产业项目,将打造成为样板项目、精品工程、效益园区,打造珠江西岸的智能科技标杆产业园。

其中,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在境外规模最大的省属国有综合性企业集团。粤海置业作为粤海集团现代产业园区开发及产业投资的平台公司,目前已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建设并运营8大产业园区。

南海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本次合作将发挥粤海置业园区开发运营的丰富经验、国科金服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链的丰富资源,与南海产业集团本土国企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强化国企之间的协同发展,并探索出更多领域的合作共赢模式,助力南海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这次结合也是园区与城市的“双赢”。

制造业是南海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南海区牢固树立大抓工业发展理念,通过招商引资做大产业增量、加快“两化”转型做强产业存量。目前,全区工业企业46851家,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378.71亿元;拥有13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市场主体超过54.14万户。

在9月27日发布的新一年度佛山百强企业榜单中,全市100强企业南海占41家,全市100强民企南海占40家,均位居全市第一;全市100强制造业企业,南海占30家,比去年增加了7家。

作为南海制造业的“主心骨”,南海园表现突出,其主要载体狮山镇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663家,占全区的41.2%;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均达到全区的51%。今年2月8日,作为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的佛北战新产业园正式开园,9个核心区中南海园拥有5个。此外,佛山市正大力推进的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和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涉及南海园的有5个。

高规格的园区规划和高能级的产业定位,将为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加速集聚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也将进一步推动南海产业“强链补链”。

不同其他产业园区的是,为了发挥龙头效应,建设方还在项目内规划北部25亩独立地块,定向打造为行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准上市公司地区总部。项目首期预计在两年内竣工交付,竣工达产后预计每亩创造税收80万元。

动工仪式上,6家意向企业签订入园意向协议,“龙头”特色明显。

其中,深圳市爱培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拥有国内先进的贴片线、测试线、整机装配生产线;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独角兽企业。

一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大棋

如果跳出五区的行政体制,把该项目连同周围集聚的几大项目,一起放在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的发展新格局中,又会得到另一个视角:南海园所谋,其实是围绕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下一盘大旗——园区聚项目,平台促生态。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重构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正处于中部创新强核,是佛山高新区内发展要素、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46亿,工商注册企业数达5万家,占佛山高新区一半以上。

它的另一个身份是佛北战新产业园南海片区主战场。按照佛山市委市政府的设计,这一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节能环保等先导型产业,支持鼓励新技术新产品试验。

而要实现打造战新产业集聚圈的目标,除了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产业集聚之外,还离不开大平台大载体的孵化、培育作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在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内,已落户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广工大”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佛智院等创新平台,对南海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挥了巨大作用。

比如,广工大研究院重点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及高端创新人才团队,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生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从广工大孵化而来的四博智联就受益于这里的产业生态建设。“即使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我们所研发的领域,我们也可以找其他企业一起解决,形成互补。”四博智联负责人易称福介绍,广工大目前引进了多家芯片研究技术成果企业,方便企业之间交流探讨,加深合作,同时可以更迅速了解客户的需求。

沿着这一思路,近几年,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进大平台大载体的建设,除了南海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之外,还引入了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佛山国际陆港项目等项目。

而此次的粤海项目也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培育战新产业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南海园还在积极推进十大制造业园区中佛北范围内的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前者将重点针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从人才、科创、金融、园区建设等要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后者将从完善园区政策体系、加快技术设施配套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发力,解决园区土地、资金、能耗等方面难点堵点。

十大集聚区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科技商务集聚区的建设也在推进,拟打造100万平方米的佛北战新科技园,探索“两业融合”,建设高端科技园区,释放“1小时+零换乘”的轨道通勤优势,积极导入深圳科创产业资源外溢。

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管理局局长、狮山镇委副书记郭遥宇介绍,围绕着市委“一区五园”战略和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的部署,南海园也会配套在人才、产业、城市、文化等方面快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要构建起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南海要完善‘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支持项目落地。”王勇在园区动工仪式上谈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