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起兮,国风奔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国外的潮流产品,相反,选择“新国货”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追求。

但质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表示,“野性消费”不是长久之计,浪潮褪去,不少品牌依旧不能改变其沦为“明日黄花”的命运。

老产品如何焕发新活力?国产品牌又当如何自救?国潮如何才能不是一波潮?

国潮火了

37年无违规、多年来几乎不涨价,国货老品牌蜂花因“哭穷”言论出圈了,一夜之间竟有超过16万人涌入其直播间;去年河南遭遇暴雨侵袭,鸿星尔克慷慨捐赠5000万元物资,不少人“扬言”要对其进行“报复式”消费;民族企业总是在紧要关头果断发声,国人对国货的消费热情大涨,安踏、李宁、361度等品牌的股价也一路被拉升到高位。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仅10年时间,国潮的关注度增长了528%,并且新国潮不仅包括“新国货”,还有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中国企业的崛起。

例如,《唐宫夜宴》通过优美的舞姿生动展示大唐的盛世文化,由其衍生的具备文化属性的产品同样在市场上畅销;泡泡玛特盲盒IP形象的推出,直接点燃了潮玩界的一团热火,刺激又惊喜的模式可谓让入局者无法自拔;“嫦娥”、“悟空”、“祝融”、“天问”…在纵横寰宇间的国之重器的命名上,无不透漏出中国人的浪漫与巧思。

何为国潮?无非就是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内容与时下流行的元素完美融合的时尚产物,其核心是中国造。

“国潮”热植根于文化认同,随着中国越来越富强,进口产品不再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国人对于国货产生了更多的信任,再加上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的加持,国货崛起后能掀起的一波波浪潮也就不难理解。

被质疑能否长红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被称为“国潮元年”的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中国品牌李宁刚一亮相便惊艳四方,不到一分钟,其秀场同款商品就在网络上被买断货。

电商平台上,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搜索量也呈几何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仅2018年就比其上一年增长156.44%,其中95后销售额两年增长率高达218.92%。

“中国元素”与“时尚流行”的完美融合,一瞬间激起了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从此开启了全新的“国潮时代”。

一时间,万物皆可国潮。年轻人开始去博物院打卡,古装剧又流行起来,饰品、美妆、玩具…各个行业多少都能和“国潮”搭上点关系,为了取悦消费者,甚至连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品牌”也推出了符合时宜的“中国风”产品。

国潮火了,争议也紧随其后。

国潮翻涌,大浪来袭,“国潮”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似乎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在不少品牌商的潜意识里,产品只要贴上“国潮”两个字,就能卖更高的溢价。

“国潮”标签被滥用的嫌疑开始浮出水面,那它会是一阵风吗?

中原文化走出去,全球时尚引进来

“事件可以过去,不代表国潮会过去。”在河南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程振中看来,对企业而言,单一热点的出现的外在形式是其商品一天的销售量是平常的数倍之多,即便一个企业败下阵来,文化自信还在,国潮还在,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中原地区历史悠久,同样有许多优秀的老字号产品,如洛阳造的唐三彩被用作电子竞技英雄联盟的赛事奖杯而意外走红,开封百年白记花生糕之前七成以上的特色产品被游客用做伴手礼,后来重新设计包装、推出了“爱上宋大酥”“恋上菊花酥”等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而大受市场欢迎。他表示,国潮时代下,如何讲好自身故事,发挥工匠精神,在传承原有记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至关重要。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时尚,服装是最重要的指标。郑州并不缺少时尚,人民大会堂上多家河南企业就曾喊出过“中国女裤看郑州”的口号,如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怪诞星球”等则成为中原潮流新锐品牌“出圈”的代表。

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原美学,引进世界时尚,这也是快要步入而立之年的郑交会同样要思考这个问题。

据了解,今年的郑交会上,共设置了6千平方米的国潮展区,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河南老字号品牌“华山对剑”的巅峰之战,还能探寻到颇受年轻人喜爱的盲盒,感受沉浸式剧本杀带来的快感……

汇集全球好货,高效聚合“人货场”,第二十八届郑交会必将成为打通双循环,链接全产业,助推中原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